McK & Note

#/CFA IRC:東南亞神秘力量

回顧 CFA IRC 往屆冠軍,會發現過去十屆裡面有四屆總冠軍來自東南亞(菲律賓、泰國和新加坡), 如果算亞太區冠軍更是高達七屆。到底為什麼東南亞隊伍這麼威?我們又該從他們身上學些什麼?

往屆冠軍總覽

年份總冠軍亞太區冠軍
2016加拿大:University of Waterloo菲律賓: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
2015美國:Canisius College菲律賓: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
2014菲律賓: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– Diliman菲律賓: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– Diliman
2013波蘭:Wroclaw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印度:Narsee Monje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tudies
2012泰國:Thammasat University泰國:Thammasat University
2011義大利:Politecnico di Milano泰國:Thammasat University
2010菲律賓: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– Diliman菲律賓: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– Diliman
2009新加坡: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: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
2008香港: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香港: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
2007美國:Babson College香港: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
註:粗體字為東南亞隊伍

他們非常重視 CFA IRC

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東南亞隊伍真的非常重視這場比賽,而且是從分會(Society)、導師(Mentor)到學生(Student)都很重視。以我們隊伍來說,我們五個人雖然都很希望得到總冠軍,但我們各自都有雜務在身,CFA IRC 只是我們其中一項工作;分會和學校當然也希望我們得到總冠軍,但他們給的資源和幫助大多僅限於 Presentation Skills,而非更為深入的 Valuation 或 Buy Side Know-how。我們很少聯絡我們的 Mentor,也沒有見過任何蘇寧的高管,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們五個人拍腦袋想出來的。

但東南亞隊伍就不是這樣了,除了 2014 年冠軍是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– Diliman 是在比賽兩年前就成軍以外,從現場他們和 Mentor 的互動也可以看出他們真的很重視這場比賽。雖然今年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的組員跟我們說他們只花了四個月準備,如果菲律賓分會提供的資源夠多,在四個月內練好 Presentation Skills 並端出成熟完整的報告也是不無可能。

雖然 CFA IRC 的賽制安排有先天斷層,分會必須等到地區賽(Local)結束以後,才比較好對地區冠軍傾注資源,但(一)地區賽以後一般還有三四個月的準備時間;(二)地區賽以後的準備,其實已經跟書面報告無關,簡報還有 100% 的修改空間,所以亡羊補牢,猶未晚矣,東南亞隊伍從一開始就贏在態度和資源。

(我們比完 Regional 第一輪的情況,後來晉級了)

Presentation 創新

雖然我不清楚本屆菲律賓隊完整的培訓過程,倒是可以從他們這次的 Presentation 看出一些值得努力的方向。根據我在〈#/諮詢業的簡報設計〉一文中所提的設計方針,我認為絕大多數隊伍的簡報都符合這些基本要求:

  • 單頁涵蓋所有必要資訊,如標題、圖表、資料來源等等
  • 設計簡潔有力,設色、格式一致,Layout 明確,可列印
  • 五個人依序講完自己的內容,自己拿投影筆

 
我曾經覺得如果不是為了表演,這大概就是商業簡報一貫的標準了,過去的冠軍案例也不出這些套路,但除了上面這幾個原則以外,今年的菲律賓隊伍讓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:

  • 簡報的 Layout 每次不會顯示超過兩張圖表,每張圖表所傳遞的資訊很單純
  • 各節最後,用 Ladies and Gentlemen 或 What does this mean to US investors 提醒聽眾和下結論
  • 由其它組員統一操作投影筆,這樣演講者可採走動、對談等靈活形式

 
雖然都是很小的細節,但給聽眾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,等 CFA 公布決賽影片以後,或許你也會同意今年菲律賓隊伍的 Presentation 不太一樣,他們詮釋了「始終被模仿,從未被超越」這句話。雖然最後菲律賓隊未能奪冠,我認為他們的 Presentation Skills 應該是四隊裡面最好的,這也不禁讓我思考,如果時光倒轉,我們有勇氣作出這些改變嗎?

兩種說故事的方式

回想我們當初準備簡報過程,其實也就是看看往屆怎麼做的,討論一下選哪種方法,然後就開始做我們自己的報告。過去的簡報方式主要分成「按照報告」跟「不按照報告」兩種:

  • 按照報告中 Business Description、IOCP 等章節安排內容
  • 按照 Investment Summary 或估值中的 Sum-of-the-parts(SOTP)等重點安排內容

 
兩種方式都有人用,我們當初考慮到「按照報告」可能比較好呼應報告內容,所以就選了第一種方式,後來證明這個考量是不必要的,因為看 Presentation 的評審,和審查報告的評審並不是同一批人,而且就算前者能拿到書面報告,也無暇當場翻閱,所以 Presentation 就是 Presentation,主要還是朝「能好好說故事」的方向準備。如果我們當初這樣想,或許準備簡報的空間會大一點。

本屆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就是採用第二種方式,從三個方面說明投資亮點;冠軍 University of Waterloo,採用的其實也是第二種方式,只不過他們是按估值的 SOTP 說明各個業務的價值和前景。去年總冠軍 Canisius College 則是採用第一種方式。

鋪天蓋地的 Q&A 準備

另一個菲律賓隊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把 Q&A 準備得面面俱到。在區域決賽(Regional Final)的時候,他們對所有業務、估值的問題都回答得非常流暢,很明顯是事先準備好的;但我覺得更厲害的是在總決賽(Global Final)的時候,雖然他們遇到了很多很硬的 Buy Side 問題,表現得沒那麼好,但當評審問到「你們為何能確定未來行業將保持增長」時,除了回答簡報上既有的數據以外,其中一個人(疑似隊長)還補了一句

In fact, phillipine people are natural spenders,
even in the worst revolution time(註) they still buy a lot of things.

語畢,全場大笑。這種幽默、時機又恰到好處的回答,真是令人拍案叫絕(雖然我不確定評審怎麼想啦)。

另一方面,University of Waterloo 的回答也很有代表性,他們雖然感覺不像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背了一堆問答,但他們顯然清楚分析中的許多估值細節,加上英文好,所以臨場回答不成問題。如果沒把握做到這種程度,那準備 Q&A 別無他法,就是多問、多答、把能背的稿子背起來。我覺得我們五個人一直沒有很密集地訓練 Q&A,這或許是有點可惜的事情,如果可以的話,我建議能多找有經驗的業內人士來提問。

註:印象中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前,人民力量革命所造成的社會動盪期。

坐在台下的感覺

回想第一次看這屆菲律賓隊 Presentation 的時候,還是感覺滿震驚的。本屆進到 AP Regional Final 的隊伍有五隊,按出場順序分別是:

  1. 澳洲:The University of Sydney
  2. 泰國:Chulalongkorn University
  3. 中國: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
  4. 菲律賓: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
  5. 新加坡: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

 
由於一開始所有隊伍都要退場,輪到自己隊伍才能進場,所以我們沒看到前兩組的 Presentation 和 Q&A。

題外話,CFA IRC 對「比賽公平」的規則落實得滿嚴格,像是第一輪的時候不能看其它隊伍 Presentation,也是輪到我們才能進場,畢竟從頭到尾大家都是比一樣的內容,如果聽出評審問答的角度或 Presentation 的弱點從而補強,對其它隊伍也不公平。從一開始,CFA IRC 的 Director 就希望我們都 Focus on 10 min presentation and 10 min Q&A, that’s it.

不過在 Regional Final 我們還是很幸運能看到菲律賓的 Presentation 跟 Q&A,聽完以後真的覺得太強了,不論是簡報設計、台風或 Q&A 的流暢度都無懈可擊,從頭到尾都傳遞給觀眾一個「買這支股票就對了」的明確訊息。當下我們就開始滑手機、聊天,表示「沒懸念了,這跟本是 Global Champion 的水準」,我的腦中不知為何一直迴盪「做爺們的怎麼會在乎這個」這句話,然後就眼睜睜看著 Ateneo de Manila 拿下亞太區的冠軍了。

之後參加 Global Final 再看一遍他們的 Presentation 還是一樣震驚,不過或許是比較緊張,講到後面還差點超時,幸好最後一個人(疑似隊長)漂亮地微調內容作結,這又顯示了菲律賓隊 Presentation Skill 之厲害。後面 Q&A 表現得沒有 Regional Final 那麼出色,不過等待評審公布成績的時候,全場的人應該都認為總冠軍就落在 University of Waterloo 跟 Ateneo de Manlina University 之間吧。

第二次坐在台下的時候,我開始接受菲律賓隊真的很強,而且強得有道理的事實,也總結了一下上面寫到的優點。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已經連續幾年拿到亞太冠軍,距離總冠軍只有一步之遙,其它學校如果想急起直追,務必更加努力。

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

這股「東南亞神秘力量」,說穿了,其實就是資源、努力和決心的共同體。不會就討論或問人,用事半功倍的方式解決問題,提升報告品質,並藉由不斷練習精實 Presentation,其實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但在漫長的半年準備期內能否做到這點,就端看全隊的決心了。

或許有人會問「CFA IRC 不過就是大學生涯裡的其中一場比賽嗎?幹嘛這麼努力?」我也不敢說參加 CFA IRC 就能鹹魚翻身,但從第一年到第十年,CFA IRC 的參賽隊伍已經從四隊成長到一千多隊,未來或許還有許多更強、更新的學校會加進來,未來的影響力無可限量,如果這不是一個值得把握的人生機會,那什麼是呢?東南亞隊伍讓我們看到學生也能有精彩表現,而朝著總冠軍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,也才不枉此行。

(Global Final 後的 Closing Reception。為了這個總可以努力吧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