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讀/BCG《假說思考》

The BCG Way

上週我看到政大管顧社邀請 Johnny 和 Ray 教導 Case Interview 的消息,由於我曾在 BCG Connection Event 上見到兩位,也對講課內容有興趣,於是循著課後心得找到了這本內田和成寫的《假說思考:培養邊做邊學的能力,讓你迅速解決問題》,整本書並不厚,大約兩三個小時就能讀完。先來複習一下 Johnny 和 Ray 上課教了些什麼:

【 3/23 社課回顧|Case Interview - Framework #1 】 本週我們邀請到 BCG 的顧問 — Johnny 為我們帶來 Case Interview 的課程。 ☞ 三個步驟驗證假說 首先,...

Posted by 政大管理顧問社 NCCU Consulting Group on Thursday, March 24, 2016

和兩人的介紹類似,內田和成用了非常多實務經驗來說明「假說思考為何重要」、「如何運用假說思考」以及「如何訓練假說思考」。如果你讀了 Johnny 和 Ray 的介紹,對假說很感興趣,卻又不知從何開始,或是跟我一樣根本沒上到課,《假說思考》很值得一讀。

順帶一提,《假説思考》的英文書名是 The BCG Way: The Art of the Hypothesis Driven ManagementThe BCG Way 系列還有另外兩本書,分別為《論點思考》《策略思考》,讓我想到同樣有名的 The McKinsey WayThe McKinsey MindThe McKinsey Engagement

《假説思考》的目錄如下:

敘論什麼是假說思考?
第一章首先要有假說(為何需要假說?)
第二章運用假說(驗證並理清問題框架)
第三章構建假說(分析、訪談和結構化)
第四章驗證假說(試驗、討論或分析)
第五章提高假說思考力(日常練習)

 

什麼是假說思考?

 
作者先介紹了兩種會用到假說思考的情況。第一種情況是針對企業,面對變化萬千的市場,企業會採取兩種應對措施:

  • 蒐集、分析所有資訊,並根據結論行事
  • 勇於創新、憑著直覺抓住短期商機

 
很不幸地,這兩種方法都是不管用的,因為前者耗時耗力,後者不可持續,唯有假説思考能幫助企業快速做出正確決策。第二種情況是針對內田和成自己,他說他以前常會分析一大堆資料,卻無法掌握問題本質,常常搞不清楚狀況,直到學會假説思考,工作才順利起來。

那麼,什麼是假説呢?假説就是「現階段最接近解答的解答」,不過雖然說是解答,顧問所提出的假説既可能是問題,也可能是解決方案,端看之後的驗證和邏輯結構,這在第二章會詳述。

 

首先要有假説

 
提出假説的好處是能加速解決問題的速度,而且能避免一開始就陷入資訊流沙,能藉著思考描繪問題框架(不要 Google!)。有經驗的顧問們通常都能見微知著,從簡單的細節提出假説,並釐清問題解決流程。不過就算是新手,也別害怕提出假説,一旦發現錯誤,只要心平氣和地修正就好,千萬不要死守假説或不必要的資訊。最後,假説能力遠比分析能力重要,因為唯有能提出解決方案的人才能橫行商場,如果過度重視分析能力而身陷資料流沙中,便無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。

避免網羅思考

作者在此也提出了網羅思考,作為假説思考的對比。網羅思考就如同 AlphaGo 的前輩們所採用的窮盡分析法,下一步棋,就得將所有的可能性都分析一遍,強調決策一定要基於完整的資訊和分析角度。但這在商業是行不通的,一方面商業發展的可能性無窮無盡,一方面商業變化快速,網羅思考耗時耗力,也就無法即時產生解決方案。

有趣的是在這裡內田和成也提到了 Carlos Ghosn,看來真的有必要好好瞭解日產集團的改革之路啊。

 

運用假説

 
運用假説的好處,可以用看病來比喻。當病人就診時,醫生並不會馬上要病人做各式各樣的檢查(網羅思考),而是會根據病人的描述初步判斷,並提出一些假説。這時的假説可以分成兩種:發現問題的假説,以及解決問題的假説,前者是用於初步的掃描,探清真正病因,後者是根據這個病因提出解方,並追蹤成效。

作者也以「A 公司家電銷售萎靡」、「拯救日本職棒」、「日本 7-11 革新」等例子來說明運用假説、驗證假説。其中日本 7-11 的例子,讓我想到之前曾在商週讀過的封面故事〈朝令夕改〉,作者說日本 7-11 每天都會根據不同假説進行試驗,改善銷量,我認為其實這不光是拜假説思考所賜,也與企業經營的積極程度有關。

看清問題框架

假説思考另一個將內田和成解救出來的好處,就是幫助決策者看清問題框架。假如你是前面提到的醫生,如果你真的採取網羅思考的方式對病人進行全身檢查,最後不但可能面臨雜亂無章的數據,你可能也早已身心俱疲。假説思考能避免這種情形,將研究者的身心資源用在刀口。具體的作法,就是將問題結構化:思考用怎樣的步驟來組織、解決問題。這裡作者舉了兩個例子:「化妝品銷售問題」和「高級加工食品的市場競爭」,說明如何藉由一次次提出假説,分析資訊並提出結論。我歸納出的步驟如下:

  1. 根據有限資料,提出初步假説
  2. 勾勒現狀、結論和提案框架
  3. 調查可驗證初步假説的具體資料,修正假説
  4. 重複二、三步驟,直到提出合理結論
  5. 根據現況,配合結論調整提案策略

商業知識的重要

我個人認為,對初學者真正的挑戰並不在如何運用假説,而是該提出怎樣的假説決定優先次序。例如一聽到「銷售萎靡」該想到些什麼?只能想到產品不好,不想買嗎?那或許是因為一般人總習慣站在「消費者」的角度思考問題,但這樣一來你所提出的假説,其實僅僅適用於你自己的消費偏好,並不能應用到整體消費者,因此提出的假説也就單薄無力,就算面臨錯誤,也無從修正起。

如此一來,之所以無法提出假説,其實是源於商業知識的貧乏。前面內田和成也提到,提出假説的依據往往來自經驗,除了課業和商業新聞以外,後面的日常練習或許也能幫助讀者瞭解更多思考角度。

有趣的是,作者提到了「空白投影片」的威力。將驗證假説的步驟寫在一個個空白投影片的標題上,可以理清解題思路,之後也方便對客戶說明。既然是空白,也大幅降低了簡報設計的需求,這部分的內容可以作為〈#/諮詢業的簡報設計〉的補充,強化「內容最重要」的精神。作者也提到了「說服人的提案技巧」,要依照實際情況,用客戶可以接受的順序編排內容。

 

構建假説

 
那顧問們平時是怎麼進行假説思考的呢?BCG 的顧問們通常在訪談客戶的過程中開始構建假説。前面作者提到,顧問們提出假説的依據通常是經驗和直覺,我也認為假説思考背後的硬底子,其實是廣泛的商業知識,因此本章著重在「一旦我們讀到相應資料,該如何構建假説?」。作者以「日本清涼飲料市場」為例,要讀者試著從銷量山形圖(Area Chart)中看出一些端倪,歸納如下:

  • 總量變化:根據不同時間段的增長,可以根據該時期的時代背景提出假説
  • 類別更迭:從含糖飲料流行到運動飲料、烏龍茶等功能性飲料,與健康意識的提升有關
  • 容器變化:飲料的容器由玻璃改為塑膠之後,增加了消費意願
  • 環境問題:自來水水質的惡化,導致消費者漸漸偏好瓶裝水

思考方向

根據這些假説,還可以延伸推敲未來的假説,比方說健康和環境意識增強,可能對各類飲料的銷量造成什麼影響。之後作者又提到的「日本汽車市場」市佔率 Treemap 圖也是採相同思路,我認為解釋現象乃至提出假説,就是「對變化量自問自答」的過程,問答的方向又可以分為 5W1H,並結合自身經驗和知識構建假説。

訪談技巧

不過大多時候顧問面臨的並不是冷冰冰的資料,而是活生生的人,所以作者以「銷售額下降」為例提到了訪談。如前所述,有時客戶的說詞,其實只是基於公司本身的資訊,為了做出正確判斷,顧問還得考慮根據各種可能性提出假説:

客戶說法判斷假説
消費者不買東西了為什麼消費者不買了?消費重心轉向其它產品
競爭者沒推出新產品競爭者的銷售有上升嗎?為什麼?競爭者口碑宣傳較好,或讓利給分銷商
便利商店銷售額在增長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為何?消費地點產生變化
價格競爭白熱化價格是否為消費者主要考量?末端通路在打價格戰

 
為了挖掘有價值的資訊,訪談技巧也很重要。這部分的內容,其實和〈#/認識 Due Diligence〉有異曲同工之妙,採訪前同樣要先弄清楚客戶的業務,並利用「反向思考」、「極端思考」和「歸零思考」釐清問題框架,這樣訪談時才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:

  • 把自己當成消費者:我為什麼會用這項產品?哪些功能是我需要的?
  • 把自己當成員工:我要怎麼擺貨架上的商品,才能兼顧熟悉感和新奇感?
  • 把自己當成競爭對手:我會怎麼攻擊這間公司?
  • 設想完全相反的情況: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,思考漲價對一般商品和奢侈品的影響
  • 突破現有框架思考:要將客服中心的員工數量與運營成本消減一半以上,該怎麼做?

 
同時,不要忘了做筆記,除了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緒,也便於對客戶進行展示,這個技巧在 Case in Point 裡也有提到,Case Interview 的時候就派得上用場。

問題樹

最後,好的假説經得起檢驗,也能帶來行動,最後顧問們應該要能將假説結構化。前面有提到結構化是什麼,作者沿用了「銷售額下降」的例子,說明如何將假説化為「問題樹」,即 Johnny 所說的 Issue Tree。我還是認為醫生看診的例子非常傳神,以我的理解,結構化其實就是根據現有資訊,將問題解決的步驟畫成流程圖。既然客戶在前面的訪談中談到了四個問題,顧問也產生了基本假説,便能根據問題的大小畫出問題樹,再著手進行調查。

如果將前面的問題區分成兩類:「需求減緩」或「競爭失利」,那可以將所有資訊根據層級細分在這兩個類別底下,比方說「需求減緩」下面有「消費週期」和「消費重心轉移」;「競爭失利」下面有「產品」和「產品以外的因素」,那前面分析出的「價格戰」和「消費地點變化」應該屬於「產品以外的因素」。照這個方法分類,顧問可以很快辨別問題框架,以及解決問題的順序。

 

驗證假説

 
如果你已經瞭解如何提出假説,那該如何驗證假説呢?作者將驗證假説的方法分為以下三種:

  • 試驗主導型驗證:「日本 7-11」 的例子
  • 討論主導型驗證:「銷售額下降」訪談的例子
  • 分析主導型驗證:「日本清涼飲料市場」的例子,又細分為「比較、差異主導型」、「時序主導型」、「分布主導型」和「因數分解主導型」

 
這邊的「主導型」,其實指的是驗證假説的方法,通常顧問不會只用其中一種,而是會混和使用。作者以許多實務經驗,說明使用這些驗證方法的情況和注意事項。

試驗主導型驗證

提出假説以後,透過頻繁調整價格、變更產品策略測試市場反應,驗證假説。前面我也提到,這不單單是假説思考的問題,也與企業管理的積極程度有關。除了「日本 7-11 的朝令夕改」,作者還提到了「Sony 消費者刺激型開發」,說 Sony 在開發 CD 播放器時,為了瞭解市場反應,曾在 31 個月內推出 15 款產品,並根據每回合銷量較好的產品持續精進。

不過我讀到這裡有兩個疑問:第一,這樣不會造成消費者厭倦嗎?第二,每回合銷量的增長,是否也與市場成熟週期有關呢?不過或許 Sony 的試驗是有點極端,驗證假説本身並沒什麼問題。因此,有些日本企業會在較小的市場中測試廣告投放的效果,Facebook 正式推出 Emotions 之前,也曾在多個市場進行測試,這些都是試驗主導型的假説驗證法。當然,是否能採用這種方法,也和產品、市場特性有關,考慮到我的兩點問題,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適用於這種作法。

討論主導型驗證

另一個驗證方法,就是將自己腦中的假説拿去問人,包括 BCG 內部的討論、客戶訪談等等,也就是所謂的 Brainstorming。不過為了聚焦討論,作者提到了幾個該注意的事情:

  • 一定要構建假説:要先讀資料,要有初步想法,才能參與討論
  • 不要否定假説,要深化假説:不要直接打槍別人的想法,要思考背後的邏輯,或循循善誘
  • 吃小虧佔大便宜:討論的目的不是分出勝負,有時要以退為進,才能得到答案
  • 要有各是各樣的參與者:聽取多方意見,發現盲點,驗證假説

分析主導型驗證

最後,驗證方法除了測試和問人以外,就是查資料了,不過讀資料前要先有假説,才不會浪費時間,也不該對數據太過鑽牛角尖。前面提到面對一份資料時,顧問該注意到些什麼,這裡作者則具體點出幾個針對定量資料(Quantitative Data)的思考方向,即「比較、差異主導型」、「時序主導型」、「分布主導型」和「因數分解主導型」。

  • 比較、差異主導型
    針對兩到三件具可比性的類似事物進行比較,並解釋差異,如競爭對手的財務資料。

  • 時序主導型
    觀察資料如何隨著時間變化,並解釋變化,如前面「日本清涼飲料市場」例子中的總量變化。

  • 分布主導型
    設定比較指標,觀察散點圖,並解釋指標之間的關聯,和不同象限的意義。

  • 因數分解主導型
    將單一指標拆成多項指標的和或乘積,並分析問題主因,如最經典的杜邦分析法

 
其實這些分析方法都很簡單,一旦資料在手,看出變化都不難,但我覺得真正難的是解釋各式各樣的變化,並找出問題所在,這仍然和商業知識基礎有關。

 

提高假説思考力

 
讀到這裡,我覺得假説思考本身並不難,一些讀圖表、問問題和解釋的切入點都很好理解,但自己真正的問題是缺乏經驗和知識,自問自答也總結不出個所以然,更不用說凝聚成合理的解決方案了。除了重讀大學以外,我該怎麼提昇自己呢?

作者在這最重要的一章的開頭重申了「顧問提出的依據是經驗和直覺」,並提到了幾個磨練直覺的方法,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假説思考力。

經常思考 So What?

這邊的 So What,指的不是 Miles Davis 的成名曲 So What,而是「那會怎樣?」,也就是思考現象背後的意義。或許你一開始沒辦法預測、推敲高深的金融市場變化,至少你可以試著想想「路口早餐店漲價了,會造成什麼影響?7-11 生意會變好嗎?」,或「蘋果推出 iPhone SE 以後營收會增長嗎?這跟它的產品佈局有什麼關係?」。著手思考自己身邊感興趣的話題,建構假説,並梳理自己對商業世界的認識,就從習慣問 So What 開始。

不斷問「為什麼?」

與 So What 類似,練習對各種現象問「為什麼」,也能深化腦中的各種假説。不過不只為什麼,前面提到的 5W1H 也是很好的思考方向,比方說「台灣能不能發展電動車?」、「王建民如何重返大聯盟?」、「為什麼鴻海要併購夏普?」等等。問這些問題的時候,一方面要多想幾種答案,一方面要根據有趣的答案深入挖掘,如此反反覆覆才能得出結論甚至對策。豐田五問法蘊含的也是這個道理。

留意日常話題

從新聞、家庭、職場話題中也能萃取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話題,除了用 So What 和為什麼以外,我建議可以試著辨別每個話題中的假設(Assumption)和結論(Conclusion),並思考其中的邏輯關係。這是我從準備 GMAT 的過程中體會到的,之前也有寫在〈#/批判性推理一例〉裡,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話題,多多少少都涉及了「因為……所以……」的結構,有時我們會把它們當常識塞進腦袋就結束了,但轉念一想,事物之間的連結還是有許多耐人尋味地方,例如:

  • 為什麼有些餐廳業績好,有些業績差?
  • 為什麼諮詢公司要用 Case Interview 測試應徵者?
  • 為什麼台灣要進口大陸的電視劇?

 
這些問題看似尋常,有些當局者甚至會覺得「管它那麼多,做就對了」,但其實退一步想想,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。如果只把它們當作常識,就失去了許多學習、思考的機會。

換位、極端思考

前面的訪談技巧提到顧問有時會用極端或歸零思考深化假説,換作日常練習也是一樣的。把自己當成上司、供貨商或銷售人員來思考問題,而不只是末端的消費者,就可能模擬完整的決策過程,並挖掘到一些平常不曾注意的細節。我之前也曾強調好的分析一定要有立場,練習換位思考,從不只想到你自己開始。

不要害怕失敗

既然是日常練習,就不用怕推翻假説、否定自己,過程中不但可以清楚意識到自己知識的份量,也可以鍛鍊心智強度。題外話,我之前下廚時也能體會這點,因為吃自己做的東西,好不好吃心裡最清楚,也能坦然接受。既然自己知道食物怎樣、問題在哪,之後改進也不難,所以思考的過程一旦如下廚吃飯一樣地自然,進步應該也指日可待。當然,能吃出食物怎樣,是因為人每天都在吃,所以要分辨假説的品質,也得常常讀相關的資料。

 

結論

 
最後作者又強調了一次假説思考的好處:

 
在後記中,作者提到身為顧問,最重要的能力是「學習能力」,如果要說「學習能力」是什麼的話,作者認為就是「構建和驗證假説的優秀能力」。

 

補充

 
內田和成所提到的假説思考,其實我以前也在大前研一的《思考的技術》中讀過。雖然道理都差不多,內田和成在書中補充了非常多寶貴的實務經驗,能讓讀者一窺諮詢業的工作型態,所以建議感興趣的人,自己找個時間把這本書讀一讀吧,說不定讀完以後,你也會像我讀完《思考的技術》一樣,對諮詢業充滿興趣。

讀完以後還想讀其它書的人,除了可以考慮水平差不多的《思考的技術》,也可以考慮介紹更多專業分析技巧的《新‧企業參謀》,或更加入門的《思考的原點》。當然,前面提到的 The BCG Way 系列叢書也可以考慮。

不過我讀了這些書以後,還是認為假説思考本身並不難,真正關鍵的是專業知識的硬底子。這也是我過去讀 MGI 報告所體會到的,所以建議讀者平時多多練習假説思考,一旦察覺自己有任何不足的地方,就盡快尋找相關資源,好好學習學習吧。

 
圖片來源: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