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想/中國的消費能力有多龐大?

我幾週前找到了 BCG 和 Bain 的報告發佈平台,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只有 McKinsey 致力於發表深度見解,真是孤陋寡聞。我稍微逛了逛,發現 bcgperspectivesBain Insights 的內容十分有趣,有互動式的圖表與方便消化的文章編排,也有與其他機構共同發表的報告,於是決定有空也來認真研究。這篇報告是由 BCG 與阿里研究院共同發表的消費趨勢分析,內容分成四個部分,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各個部分用了哪些證據來支撐。

第一,消費將會持續增長(收入與消費數據)

BCG 認為消費將會以每年 9% 的速度增長到 2020 年,因為人均收入早從 2010 年開始就以每年 11% 的速度增長,並且絕大部分的家庭依收入調節花費,不受股市震盪與宏觀指標影響。另一方面,人均花費也在持續成長,基於人口變化與電商發展,這股趨勢將會繼續下去。

第二,重塑市場的三股力量(消費者與品項分析,包括問卷)

BCG 與阿里研究院分析了消費者結構,詳細說明人均花費將持續成長的原因。首先,中高收入的消費者將會崛起,形成一個龐大且富裕的消費群;他們將分布於 2000 多個城市中,意味著企業將需要部屬更廣的銷售據點。另外,新生代(1980 年後出生)將是帶動消費市場成長的主力,他們的消費增長速度比老一輩快了一倍,未來將成為市場上的多數(53%)。最後,成長迅速的電商也將扮演刺激消費的重要角色,不只因為它們的商品比較便宜,也因為它們能做到傳統商店做不到的事情——提供更多海外、高級或當地沒有的品牌。

第三,中國消費市場的新面貌(消費者分析,包括問卷)

BCG 進而從這些趨勢延伸出「中國消費市場將會比以往更強調服務、品質、品牌與電商」的結論。雖然中高收入族群的平均薪資,是低收入的 2.5 倍,前者花在教育、文化與娛樂等服務上的錢是後者的 3.3 倍;隨著中收入族群逐漸邁入高收入,他們在奢侈品、汽車與旅行上的花費會大幅增加;新生代對品牌非常在意,不但認得許多護膚化妝品品牌,也容易對它們的形象產生感情,甚至更偏好本土品牌;不論是想買海外商品的人,還是住在偏遠地區的人,都將在網路上購買更多種商品,電商未來將融入實體零售,打造全方位的購物體驗。

第四,掌握全新市場(結論)

若想在成長快速的中國市場上成功,企業必須將中國視為首要市場,重新根據三股力量重新定位品牌,鎖定消費族群與銷售商品,並制定更具彈性、鋪天蓋地的銷售策略,而非繼續以「先行者優勢」自豪。

圖片來源:bcgperspectiv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