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#/(How) I got an offer

整個十月真的是忙上加忙,除了課業,還得準備出乎意料的面試。當時我就想,如果能順利撐過這個月,一定要活著將中間經歷的學習、挫折跟反省都記錄下來。這篇文章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
完全是意料之外

雖然才來 San Luis Obispo 兩個月,能趁著 Cal Poly 的 Fall Symposium 跟 Career Fair 拿到面試機會,並在之後的面試中脫穎而出、拿到 Offer,真的是始料未及。這一方面是因為我沒事先做好功課,不知道原來主流公司的招聘期間主要集中在秋季,到冬季或春季只會越來越少;另一方面,即使在我兩個月前的規劃中,我對找工作還是處於一種「還沒準備好,還得充實許多能力」的狀態。

不過,雖然懷著這種不真實感,從一開始我就抱著「即使只是試試看也要認真失敗了還可以寫文章啊」的心態走每一步:改履歷、寫 cover letter、準備英文自我介紹和各種問題、並練習 small talk 跟 networking,努力從各種管道取得資源。最後我發現,雖然我並沒有針對面試或找工作做太多準備,但我可以從平常就很熱衷的 Data Science 跟 Consulting,也就是我的專業能力跟興趣著手,擬定最適合自己的求職策略。

這也呼應了我這一年來寫 McK & Note 的心得:顧問最核心的價值是專業、背景和能力,如果能從核心價值出發,補足溝通、思考、管理等能力,就能成為一流的商務人士。這一年我從 case Study 寫到 coding,對自己擅長什麼、想做什麼也有了比較完整的理解,這份 offer 算是錦上添花吧。

於是,我成了少數幾個一開學就定好明年工作的人,趁我還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的時候,我想把過程中用到的資源、想過的事情都記錄下來,希望讀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,也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再犯下這些年輕的錯誤了。

開始之前的狀態

從我寫完〈最近的規劃〉以後,我每天都會花十幾小時學跟 Data Science 有關的知識。我不想把這稱為「狼性」,因為我感覺這個詞有點負面,好像背負著壓力不斷侵略眼前的資源一樣。事實上,雖然我確實有著一畢業就要工作的壓力,但這不完全是我學習的動力;我想成為厲害的 Data Scientist,而不只是一份有工作的人。換個角度想,如果變得厲害,就會有工作,但如果目標只是工作的話,心態可能會變得計較許多不重要的事,也就是我所認為的狼性。所以過程中我一直試著讓自己保持輕鬆自由的態度,不要背負著找工作的壓力,但要抱著「這個領域太多東西了,不趕快學怎麼行啊」的壓力。

所以,從學期一開始到找工作前,我從 DataCamp 上的 Introduction to R 學到 Stanford 的 Statistical Learning(直到最近在研究 neural network),也不斷參加各種活動,並且越來越確定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發展路徑。在《自創思維》這本書裡,Hoffman 提過「職業發展的三塊拼圖」這個概念:資產、價值觀跟市況,很幸運的是在找工作前,我感覺自己在這三個方面的狀態都不錯。在之後的求職和面試過程中,這個動能(momentum)非常重要。

Career Fair 和 Job Research

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,並以為自己會一整年都只忙 Data Science 的事情,直到我發現學校開始有一系列的求職活動。先是社課出現了各個企業的 presentation,還有隨處可見的宣傳海報,以及寫履歷、準備面試等 workshops,都讓我意識到原來九月跟十月是 Cal Poly 最熱鬧的招聘期間。

要事之一
隨時注意學校的任何求職活動(通常在秋季),養成用行事曆安排行程的習慣。

當時就想「好像滿好玩的,那就試試看吧」,所以也跟著別人穿西裝、手拿文件夾(portfolio),到處參加活動,交換名片跟以前寫好的履歷。現在想想,當時交出去的履歷不但格式不太標準(字太小了、因為沒注意到美國都用 US Letter 而不是 A4),自己在參加這些活動前,也沒有做好功課,到了現場、pitch 完以後還搞不清楚自己要申請什麼職位,太年輕以致於犯下了錯誤嗎?

要事之二
參加活動前要對公司、職位跟申請門檻做好功課,談話才能切入重點。記得要在場職員的聯絡方式。

 

所以過了幾天,我開始好好整理職位等資訊,並改善履歷,讓 HR 一眼就能看出重點。雖然現在許多職位都在網路上投遞,但有個統一的表格總更方便查詢,所以我建了這個表單,其中包括以下欄位:

  • 基本資訊:company、vaccancy、position、deadline、reference url、available term
  • 遞交規則:official submission(註一)、multiple application、required documents
  • 能力要求:major、gpa、school year、location、skills
  • 其它:priortity(註二)、staff contact(註三)、further questions(註四)

註一:有些公司會要求除了在求職平台上申請,也要到公司官方網站上申請,內容不會差太多。
註二:判斷哪些工作是一定要申請的,如果時間不夠就可以集中精力。
註三:寫 cover letter 的時候最好要寫明對方名字,所以蒐集聯絡資訊很重要。
註四:參加活動和面試時可以問,也反映了自己有認真研究過這個職位。

準備文件

要事之三
HR 會看的不外乎履歷、cover letter 跟成績單,行有餘力可以經營一下 Linkedin。準備永遠不嫌早。

另外,我也花時間大改履歷和寫 cover letter,除了為 US Letter 重新設計版型,把字調得大一點,也試著突出自己的能力跟定位(fit),把欄位從原本的「教育、工作、課外活動」改成「教育、Data Analytics、Leadership」。

原本的欄位內容後來的欄位內容
Education讀過的學校Education讀過的學校、上過的 MOOC 等等
Working Exp.四五份做過的實習,只是按時間順序列出來Data Analytics Exp.篩選出跟 DA 相關的經歷,包含課內跟課外
Extracurricular Act.各種課外經驗和上過的 MOOCLeadership Exp.和領導力有關的經歷

經過一番修改,我對自己該呈現怎樣的一面有了更好的認識。我希望 HR 看到的重點如下:

  1. 對 Data Science 的熱情,過去有許多資料分析相關的經驗
  2. 國際適應能力不錯,從台灣到上海讀書,現在又來加州讀碩士
  3. 良好的學習能力,熱衷於尋找各式各樣的資源
  4. 從種田到管理培訓計畫,喜歡過著有變化的生活

所以在準備這些文件的同時,我也漸漸將上一個階段的熱情和努力,轉換為一套便於溝通的故事。順帶一提,如果遇到「不知道該怎麼寫履歷或 cover letter」這種問題,Google 永遠是你的好朋友。

要事之四
最好為投遞申請預留至少一週時間,才好應付每個職位不同的申請要求。

之後我的投遞分成兩輪。第一輪我在 deadline 幾分鐘前才把申請送出去了,這又是因為沒考慮到有些職位需要送兩份申請、有些需要寫 Essay 等等,所以整個流程拖得很長也很緊張。之後第二輪,因為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,先用上面提到的表單把想申請的職位都歸檔了,時間也變得比較充裕。

準備面試

送出申請幾天以後,我發現自己竟然收到了兩份面試邀請,當下真的覺得很開心,自己居然能走到這步。所以接下來一週,我就一邊應付課業,一邊準備面試,準備的方法包括(一)利用網路上的模擬課程練習、(二)和學校 career services 的老師面談、(三)蒐集面試流程和要求等資訊、以及最重要的(四)花時間擬稿跟練熟。

要事之五
在準備的每一步不斷思考自己的價值跟能力,直到得出「因為……所以請讓我加入你們」的直覺答案。

利用網路上的模擬課程練習

雖然收到面試邀請以後,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預約學校 career services 的面談,但因為時間寶貴,總不能讓我到場才從零開始,所以我先在家裡用網路課程練習了一下基本問題。幸運的是 Cal Poly 採用 Big Interview 這套系統,上面有很完整的問題和教學,學生可以免費使用。

如果學校沒有提供,Big Interview 的收費是一個月 25 美金,也不貴(還比漲價後的 DataCamp 便宜啊……),而且如果不需要一直練習的話,上面的課程一個月內就能看完。不過如果不方便花錢,以下是我上過的課程,並附上求職網站 Monster 上的相關資源:

課程和資源內容重點
Tell Me About Yourself大部分的面試都以此開頭,也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關鍵問題從「我是誰」、「我想/能做什麼」和「為何申請這個職位」三個方面著手
Why Do You Want to Work Here測試面試者對職位和公司的瞭解多少思考「為什麼是這間公司」和「為什麼是這個職位」
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瞭解面試者的能力和經驗,以及是否有改進的自覺多運用實例支撐優點,並談自己想改進的缺點,展現改進後的潛力
Behavorial Questions瞭解面試者背景、能力、行事風格跟個性從「狀況、目標、方法、結果」四個方面完整說明一段經歷
Ask Smart Questions展現對這個職位的期望和好奇心一定要事先準備,避免質問,試著帶入自己對這份工作的願景
Practice Answering the Top 10 Questions(註)把上面提到的問題練習一遍多多練習!直到不會結結巴巴

註:Big Interview 上的問題跟 Monster 上的不太一樣,但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 Top 10 Questions,重點是根據上面幾個類別多多練習。

和學校老師面談

練習了幾天以後,就到了我跟 career services center 約好要面談的日子。不過在這之前,課業面試兩頭燒、回答問題也還沒到流利水平、加上練習期間收了很多封拒絕信,都讓我在步入面談室前感到烏雲密佈。當下真的能體會 Ian Chou 所說的「有時後認真寄出四五十份履歷,沒一份回應,是很挫折」,也覺得雖然自己一開始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但被拒絕還是會心痛,心痛以後就能體會到現實世界畢竟還是殘酷的。「但仔細想想,可能也沒什麼好驚訝的,」畢竟自己也才剛開始,還沒有能夠證明自己的成績跟經歷。

於是在學校老師 Seth 問完跟 Big Interview 上差不多的問題,並提醒我在心態上該如何準備(「位子要做大、做穩,坐姿對了自信就來」)以後,我和老師分享了最近的狀況,並得到這次面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收穫。Seth 跟我說了一段話,大意是「挫折難免會有,但你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停下腳步。你永遠要對找工作採取超乎積極(proactive)的態度。多去參加各種活動,認識各式各樣的人,把握好每個機會。」

要事之六
過程中遇到挫折的時候,可以分心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讓自己不管怎樣都能變得更強。

我後來花了點時間想想怎樣是 proactive,我想到幾週前剛來 San Luis Obispo 的自己。當時的我,目標遠遠不只是找到一份工作,我想成為厲害的 Data Scientist。我也想到導演魏德聖曾說:「我很有信心,也一樣會害怕。但只要一個人有夢想,就會忍受很多狗屁倒灶的事。」心想自己不應該在這裡停下腳步,應該朝著更高更遠的夢想持續前進,於是面談完當天晚上,我又跑去 DataCamp 學有的沒的。從那天起,我又重拾了自信。

蒐集面試相關的資訊

前面提到申請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整理好所有資訊,準備面試也是一樣,只不過需要蒐集以下特定資訊:

  • 工作:各項能力要求、地點、需要多少 travel、是否為 client-based 等等
  • 公司:活躍領域、業界地位、員工評價、近期動態(例如 M&A)、文化(註)、slogan、各項殊榮
  • 流程:面試類型、輪次、問題和長短、錄取率、偏好的 fit 和背景
  • 其它:薪資、福利(如休假、退休計畫等等)

註:這裡指的文化,不是一些飄渺的願景,而是比較實際的作息、工作環境等等。比方說,如果問 “what’s the culture in your office?”,得到的答案可能是 “people here are extremely nice and supportive”、”we usually are out of office from Monday to Thursday, and often have a party on Friday” 等等。

要事之七
眼觀四面,耳聽八方,掌握任何和申請職位有關的資訊,保持決心並提前做好準備。

在美國,以上這些資訊主要可以在 Glassdoor 上找到,少數可能散布在 Quora 上的討論串中。雖然 Glassdoor 的運作方式是「會員必須(每年)提供一次 review 才能解鎖全部內容」,但基本帳號也足以用來追蹤職缺、查詢平均薪資和預覽一兩則留言,對面試準備的幫助不小。當然,如果你有多次面試,在第一次面試完以後就貼 review,閱讀完整內容,對之後的面試也還是很有幫助。

除了在網路上搜尋這些資訊,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找職員請教了,管道包括在 LinkedIn 搜尋校友,以及直接在活動中提問。我會說只要你認真對待自己送出去的申請,做好 job research 跟 interview prep,就會進到一種「想瞭解更多,尋找相關資源,得到更多資源」的良性循環,等你對這個職位各項細節有了一定瞭解,在職員(或許是你未來的面試官)面前,你就是個言之有物的 candidate 了。

花時間擬稿跟練熟

最後,就是最基本的熟練了,方法無他,就是一再練習。過去的我對練習總有個迷思,會覺得「不能死記硬背,否則說出來的話很生硬」,就回避制式、頻繁的練習,甚至以為自己能不寫稿,就行雲流水把所有想法說出來。但準備 CFA IRC 的經驗告訴我,背誦往往是邁向熟練的第一步,花時間寫稿理清楚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,如此一來,在不斷的練習和修改下,才能達到我所想像的行雲流水的地步。況且,就算在最糟的情況下,死硬地說出準備好的內容,也總比結結巴巴、目光游移、答非所問來得好。

所以針對上面提到的問題和資訊,我做了好幾頁的筆記,包含簡要的 bullet points,也有完整的講稿。經過反覆的練習,我開始理解如何針對不同提問重新組合自己的答案,狀況也慢慢從緊張、結巴變得流暢,最後我可以很自然地將這些想法融入對話。由於這些內容不只可以用在一次面試上,也能用在不同場合的 networking。甚至當我理清楚這些想法以後,也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更有自信,所以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。

人脈就是資源

在談實際的面試前,我想先補充一下社交(networking)這件事。既然 career services 的老師都跟我說 networking 很重要了,要我一定要多多參加活動,整個十月我有一部份時間都去參加各種活動,認識一同參加活動的同學,以及遠道而來、通常會說「真懷念 SLO 這個好地方」的職員們。

非要事
San Luis Obispo 真的是超讚的地方,光以這點就能開啟許多好話題。

我覺得在美國,networking 真的是個很微妙的概念,一方面這滿好入手,畢竟身處連走在路上都會互相打個招呼的國度,上前自我介紹、聊聊興趣、工作甚至人生經驗也不奇怪,所以 networking 並不僅限於特定場合,以我個人經驗,最好也別拘泥於特定目的,才能聊得順利,自然進入狀況。

另一方面,networking 又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,雖然我過去對 networking 會有「靠關係」的負面印象,但從我和老師的談話到平常的觀察,我時常能體會「人脈就是資源」這個觀念。既然如此,networking skills 就成了開拓資源的利器。所以,遇到人就聊個幾句關心一下、聽聽不同的觀點、並準確 pitch 自己的想法、最後互相留下聯絡方式,就成了和「買東西前要先找 coupon」一樣自然卻重要的事情。

我在求職過程中參與過涉及 networking 的場合包括:

  • Career Fair 的攤位
  • 社團、企業辦的招聘說明會
  • 說明會以外的早餐或午餐,通常是 invite-only
  • 面試前的 reception dinner 或酒會
  • 拿到 offer 之後的企業參訪

其中除了 Career Fair 因為人很多,接觸的時間可能會被壓縮以外,其它四項都會有滿充分的交流時間,而且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環環相扣,例如如果不在說明會上留下聯絡方式,就不太可能受邀共進早餐,當然也會影響後續的準備,所以關鍵就是主動出擊,利用上面準備好的內容,讓別人記得你是誰。

(其中一次聚會的場地。我剛有提到 SLO 超讚嗎?)

面試階段

準備完問答,參加完活動以後,就到了最重要的面試。我收到了兩份面試邀請,分別來自 KPMG 和 Deloitte,問的問題和上面差不多,過程也都很順利,但結果是一份錄取,一份被拒。我之後回想起來,認為 fit 和 strategy 是這個階段中最關鍵的因素。

相似的流程

企業部門職位形式
KPMG USAdvisoryITAA Associate和兩位主管各對談 45 min
Deloitte USAdvisoryTech Risk Consultant和一位主管對談 30 min

這兩次面試從各方面來說都非常相似,不但部門一樣,職位差不多,都和資料分析相關,就連公司也在同一個產業。在走進會談室前,我對這兩場面試的瞭解包括:

  • 面試的主要目的是瞭解 candidate 是怎樣的人,簡單聊聊(very conversational)
  • 不會問太偏技術(technical)的問題,也不需要 case study
  • 之後有可能還會有 onsite 的第二輪面試

另外,因為我已經在 pre-interview reception 上見過一些人,所以兩次都試著保持輕鬆的態度。

最後也不出我所料,KPMG 第一輪和 Deloitte 時間差不多,問題也很類似,只有基本的自我介紹跟 behavorial questions。我的回答狀況也不錯,能引用履歷上相關的經驗,也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。不過,有趣的是面試到最後,兩位主管都和我說「我覺得應該有其它更適合你的部門,可以幫你問問看那邊的情況。」

我所採取的策略

會收到這樣的答覆,其實並不令我意外,因為從一開始寫履歷,到最後準備問答,我都將 Data Science 作為我的核心能力,而這兩份工作其實並沒有那麼偏技術,也難怪兩位主管會覺得我在其它部門會有更好的 fit。

要事之八
根據自己的能力、經驗和目的,妥善選擇自己的求職(或轉職)策略。

事後回想,雖然我難免會覺得「要是那時候換個說法,或許就會有比較多機會」,但我認為當時自己採取了正確的策略。一方面,我很清楚自己除了 Data Science 以外,暫時對其它領域沒有太大的興趣;另一方面,我也認為自己一旦偏離這條主軸,表現可能不會那麼好,結果也不一定是自己所想要的。所以,如果以打棒球來比喻的話,我所採取的策略,是對著某個特定的區域全力揮擊,有可能連球的邊邊都擦不到,也有可能揮出全壘打。

當然,我也能想像如果自己涉獵的領域更廣泛,有更豐富的經驗,或許就能說說不同的故事,只不過這已經不是面試階段可以左右的事情了。

坦率面對自己的 fit

不管在這個階段採取什麼策略,走到這一步,我才清楚整個求職流程最核心的問題,是「你是否適合這個職位」,也就是面試官、申請人時常掛在嘴邊的 fit。

Fit 是一個很奇妙的觀念,影響它的因素,包含硬的技能和經驗,以及軟的習慣和偏好,這些因素可以在學習、工作的過程中被形塑,也會反過來影響一個人所適合的學校或公司。Fit 不只會影響求職者最後流落何處,也會決定員工過得是否快樂。換句話說,fit 是每個人求職過程中都必須反覆問自己的問題,也是企業在面試過程中最看重的特質。畢竟一旦 fit 不好,企業可能會在 candidate 上花費大量資源,卻換得一名表現受限的員工。

我必須承認,我之所以會特別想提 fit 這個概念,是因為過去的我幾乎沒有意識到它。過去的我只會想「給我機會其餘免談」,不管是考高中還是考大學,我習慣於在申請前期卯足全力衝刺,後期憑著排名等硬性條件做出選擇,卻很少花時間想想「這個地方真的適合我嗎?」不過在上海的四年,還有之後申請研究所的過程,都讓我漸漸意識到自己應該主動一點,在申請過程中多用點心蒐集資料,一方面想像自己嚮往怎樣的生活,一方面反過來更加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人。否則,不關心 fit 的懲罰,就是將自己送去糟糕的地方。

要事之九
在學習、活動、實習、工作等過程中,不斷探索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。

這就是我在前面幾個步驟中反覆強調的想法,也是我經歷完這段求職過程之後,學到最寶貴的一份經驗。現在的我,不會只一味地想「我想去最好的企業」,而能退一步想想這些問題:

  • 這間公司、這個部門、這份工作適合我嗎?
  • 為了勝任這份工作,我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和能力?
  • 錄取以後,我會過著怎樣的生活?

另外,我也能理解蒐集到的資訊不一定完整,想像和現實會有落差等等,所以衡量 fit 比較好的心態,是一方面保持前面所說的「超乎積極」(proactive)的態度,從不同管道和 networking 中獲取必要的資訊,消弭認知落差;一方面放低得失心,對不同機會抱著好奇心和開放的態度(open mind)。如此一來,平衡 accuracy 和 variance(?),將最後的結果鎖定在「雖不中亦不遠矣」的範圍,就可以得到合適的 fit 了。

之後的發展

話說回來,兩位主管講完這句話以後,我遇到了兩個不太一樣的機會。在 Deloitte 的面試中,因為只有一輪三十分鐘,所以主管最後列了幾個部門,說會去問問那邊的情況;我也補上幾個之前 networking 問到比較偏資料分析的部門,就此告一段落。但在 KPMG 的面試中,還有第二輪四十五分鐘,有機會和另一位主管聊聊。

結果,第二位主管正是 KPMG Cyber 的 Managing Director。KPMG Cyber 是很偏科技,甚至可以說是四大事務所中最偏 machine learning、data mining 等技術的部門之一,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,將 MSFT、ORCL、HPQ 和 IBM 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。我和他在前一晚的 pre-interview reecption 見過面,當時聊了很多 KPMG Cyber 的業務。隔天面試,我們便跳過第一輪已經問過的許多基本問題,開始聊各式各樣的科技,包括:

  • Machine Learning
  • Artificial Intelligence
  • Cyber Security and IAM
  • Blockchain and Automated Ledger

這些內容有些是我開始學 Data Science 以後才知道的,有些是我從以前就在 follow 的主題。我沒想到自己能在面試中談論這些,之前也沒特別準備,但當時聊得很開心。

我談了自己是如何從八月開始學習 Data Science 的過程,以及過去 Data Visualization 的經驗,也得知原來這位主管過去曾經創立一間和 Cyber Security 有關的公司,後來接受 KPMG 收購,才進來這裡成為 MD。他說,其實當初四大都有找他洽談收購,但最後他選了 KPMG,因為 KPMG 最照顧員工。他知道這間公司的成功,源於全體員工的努力,所以他得選一個對大家都好的方案。現在,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錯,他的員工都還在 KPMG 繼續打拼,團隊也不斷壯大,成為 KPMG 裡發展最快的 pillar 之一。

最後他說,他前一天聽到我對 Machine Learning 研究得很有心得,就想「那你為什麼不乾脆來我們部門」,我當時也只是笑笑,以為這是客套話。沒想到兩天後,我接到了 KPMG HR 的電話,問我有沒有興趣到第二位主管的部門工作;兩個小時後,在走去學校的路上,我收到了正式的 offer。

(處處充滿科技廣告的 SFO)

一年後的生活

於是我接受了 offer,也參觀了位於 San Francisco 的辦公室,見了 Managing Director,以及許多未來將一同共事的前輩。過程中,我逢人就問「我應該先準備好什麼技能」,不過大家都要我先別太緊張,因為每個項目的要求都不同,很多技能都是上工前幾週培訓才學的。另外,幾位比較資深的前輩和我說真正會反覆用到的,還是像 leadership、presentation 等技能,所以我如果真的很想準備什麼,可以從這些技能先著手,不一定要限制自己去學特定軟體或知識。”We love who you are during the interview, not who you will be in the next year!”

目前可以確定的是,KPMG Cyber 確實是非常看重 Data Science 的部門,希望用最新的科技協助客戶加強網路安全,防範潛在威脅。所以諸如用演算法找出惡意帳號、或是重整資料庫管理系統、最佳化流量分配等等,都是我未來可能經手的專案。KPMG 內部也有很好的轉換和升遷管道,我可以向 supervisor 提出對專案的偏好(如技術成分、對出差的要求等),和不同部門協調工作內容。行有餘力,還可以寫 rotation proposal,申請到全球各地的分支工作。加上前面提到的,KPMG Cyber 是個發展很快的部門,從各方面來說我都非常滿意。

既然工作定下來了,我也希望自己能趁著最後一年的學生身份,在 Cal Poly 打好基礎,為明年工作做好準備。就像是承辦國際賽事主辦權以後,整個國家卯起來建設一樣,現在的我一邊開始讀論文,一邊回頭把各個學科的基礎打好,勇於花時間就學習新東西,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變得更強,才對得起給我機會的所有人。

不能忘記的事情

順帶一提,收到 KPMG Offer 一週以後,我收到了 Deloitte 的拒絕信。HR 和我說主管問了幾個比較偏資料分析的部門,都還沒釋出職缺,所以在等待、嘗試了兩週以後,只好和我說暫時沒有機會。雖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,我還是不免感到失落,但後來想想,既然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機會(fit),也不用太在意,而且回想十月經歷的一切,我覺得過程和結果一樣寶貴。

要事之十
求職路上絕對不會失敗的唯一方法,不是不要戰鬥,而是不停戰鬥。

比方說,我還記得在 Deloitte 面試中最後的提問,我問了主管「我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顧問,老實說,現在是我最接近這個夢想的時刻。請問我應該怎麼做,才能在這份工作中脫穎而出?」這個問題,是我在面試前一晚睡不著想出來的,當時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了很遠。主管回答我,要成為一名好顧問,不只要有不錯的學習能力,也一定要保持主動積極的態度:

To be successful at this position,
you really have to be a self-starter.
From your attitude and experience,
I believe you’ll do a good job.

每次回想起這段對話,我都會聯想到 Hamilton 的歌詞,也會回想起自己初到美國(也就是三個月前)時的心態。我希望找一個夠難的目標,讓自己不斷努力,也願意將所有時間奉獻給 Data Science,直到自己獨當一面。這件事,不論是面試前、面試後、有沒有拿到 offer,都不會改變。”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. And there’s a million things I haven’t done. But just you wait.”

感恩節前

這篇文章從十月底打到現在,也差不多快到了感恩節。想想 McK & Note 也正好寫了一年多,這篇文章,剛好算是一個里程碑。我想先感謝 Bradley Chen 和 IOH,要不是當初上台北參加這場求學講座,我可能也不會重拾想成為顧問的夢想,決定開始寫 McK & Note。某種程度上,可以說是 Bradley 催生了這個網站。

(*"I really love consulting. I even wrote a blog about it!"*)

 
謝謝在封測、公測等不同階段給我幫助和意見的朋友們,謝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空閱讀我不成熟的評論,我會不斷努力的,盡量讓你們以後讀起來不會太痛苦。也謝謝這一年來曾經和我共事、信任我的所有人,你們總不吝協助我完成許多事情,也讓我瞭解自己需要學習的事物還很多。

最後,我想謝謝過去的自己,McK & Note 是為你而寫的。雖然我總會擔心你太過懶散和自以為,也難免在文章中重複基本的道理,謝謝你從未放棄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 
攝影地點:
The Broad、Cal Poly Recreation Center、Edna Valley Vineyard、SFO、My Resu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