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聽/Steve Reich - Different Trains

一部讓人重新思考音樂意義的作品,曾在 1990 年榮獲葛萊美獎-最佳當代古典樂作曲。曲名 Different Trains 的意義很簡單:作曲者 Steve Reich 是名猶太人,他曾在年輕的時候搭著橫跨美國的火車,探望分居的父母並享受旅行的樂趣。多年以後他才瞭解到,如果他當時身處歐洲,他可能會搭上不同的列車,駛往恐怖的集中營。所以 Different Trains 分成三個樂章:

分別描述 Steve Reich 在美經歷、集中營倖存者在歐經歷和戰後情景。本作延續了 Steve Reich 長久以來的簡約風格,以弦樂四重奏和人聲詮釋許多短而重複的片段,連著聽總長約 27 分鐘。
 
我最初是從 Steve Reich 的另一部作品〈Electric Counterpoint〉接觸本作,兩者雖然都是由無數重複的片段所構成,但〈Electric Counterpoint〉沒有人聲,曲風柔和;〈Different Trains〉則包含人聲,且片段與片段間的差異較大,剛開始聽的時候還有點難以接受,但聽久了以後覺得這種風格與鐵道旅行的意象非常契合,這些片段的拼合和重複,就像車廂駛過一個又一個鐵軌的接合處,彷彿還能感受到景色緩緩更迭,與伴隨著搖晃的無聊感。
 
人聲與旋律的配合其實也滿好,我雖然不清楚創作過程中 Steve Reich 是讓人跟著旋律念,還是讓旋律配合人聲,但他確實將兩者巧妙地合而為一,安在曲子裡的每個位置上。他使用人聲的目的有二:實驗聲音如何運用,以及嵌入直白的歷史描述。Steve Reich 從以前就很熱衷試著將人聲當作樂器創作,如在〈It’s Gonna Rain〉一曲中,他將 It’s Gonna Rain 這句話一再切割、重複、變造成一首長十七分鐘的曲子。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聽看,可以理解〈Different Trains〉其實還算客氣。另外,人聲當然可以更直接地說明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,不過曲中包含的描述破碎而個人,給了聽者很大的想像空間,與欣賞節奏本身的餘裕。Stefan Beyst 將這些歌詞紀錄在自己的分析文中,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讀一讀。
 
三個樂章的安排,以時間為經,事件為緯。第一樂章的氣氛當然是最雀躍的,當時 Steve Reich 在美旅行,歌詞聚焦在匆匆變化的時間和目的地上,直到最後的 1941 才以有點不安的風格帶過 I guess it must have been 這句話,也就是 Steve Reich 創作的動機。
 
接著到了第二樂章,場景變成 1940 年的歐洲,氣氛變得詭譎,節奏變得緩慢,背景也多了綿延不絕的空襲警報聲。三位倖存者談了一些親身體驗,從戰前人心惶惶,到被送進集中營整頓,一開始我直接聽還沒完全聽懂,後來讀了歌詞備感壓力。最後背景中的鐵軌消失了,只剩下漫天的警報聲,刻畫戰爭慘況。
 
第三樂章則不再強調絕對的時間,似乎也沒有影射歷史了。它的開頭令我印象深刻,Steve Reich 先以急促、充滿希望的節奏帶來 The war was over 的捷報,接著人們不安地詢問 Are you sure,最後以一個堅定的男聲宣誓似的說了 The war is over,才定下第三樂章樂觀的基調。中間雖然提到了美國之旅,但這並不是第一樂章中 Steve Reich 經歷的那段,可能象徵戰後歐洲難民赴美開啟新生活,氣氛相較第一樂章多了幾分希望。最後 Steve Reich 安排了一個故事,氣氛如晨曦般光明,背景中鐵軌又漸漸消失了。  

There was one girl who had a beautiful voice.
And they loved to listen to the singing.
The Germans.
And when she stopped singing they said, “More more!” and they applauded.

有時我會思考這個故事的意義。第一和第二樂章中的列車、乘客、目的地和景象還算明確,但第三樂章比較抽象,我猜是「希望列車載著全人類邁向零戰和平」。如果真是這樣,那 Steve Reich 最後的故事可能包含這些想法:

  • 以 Beautiful Voice 象徵人性美好
  • 以德國人的反應象徵族群和解

這大概是人們坐在這部希望列車中所能見到的美好景象。現在我比較少聽〈Electric Counterpoint〉,有事沒事就想聽聽〈Different Trains〉,在漫長的列車上消磨時間。不管聽幾次,我總覺得結尾很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