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想/競選市議員要花多少錢?

這篇文章以作者去年參選桃園市議員的經歷作為主軸,介紹了各種競選花費,除了一些用常識想得到的、台面上的花費,也包括了很多只有當事者清楚的隱性花費。這個狀況除了能讓我們反思台灣選舉制度值得改進的地方,也凸顯了諮詢過程中,實地調查與取得深度資料的重要性。如果我們在不清楚隱形成本等資訊的情況下,貿然建構邏輯與著手預估,所得出的結論也不過是空中樓閣。
 
如果只用《Case In Point》的 Ivy Case System 或 MECE 法則來想這個題目,很容易可以得出參選保證金、競選總部租金、人力與行銷費用等五花八門的想法,但其實這些想法都還不夠細緻,應付面試或許可以,套在實際調查上就會遇到很多麻煩。除了官方要求的參選保證金比較確定以外,其它想法的具體預估,都得站在當事者的角度,調查實際的成本究竟為何。比方說原文中提到的發傳單,以常識來想包括了印製傳單與雇用派發員兩個成本,但實際上有很多公寓大樓是不接受傳單分戶派送的;要突破這個限制,就得付出額外的費用,與管委會、住戶打好交情。如果事先不知道公寓大樓的派發限制、或派發的潛規則,我們可能在「預計派發傳單的戶數」、「實際成本」與「宣傳效果」等預估上出錯,所得出的數據與邏輯也是不專業與不負責任的。其它諸如看板、競選總部、造勢活動的費用預估也一樣,如果只是靠數據系統尋找平均值,做做基本運算,最後寫出來的報告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。
 
大前研一曾在《思考的技術》裡提到,他在投身諮詢的前兩三年裡已經跑遍了全日本,之後更跑遍了全美國。每到一個地方,都會訪問第一線的員工,並運用一些訪問技巧(座位的安排)篩選出有用的資訊。我們雖然不用東奔西跑,在網路上就能讀到許多寶貴資訊,卻也應該透過謹慎思考,將這些經驗化為實際調查時的直覺。

圖片來源:Pixabay